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让我们的思考更加严谨,想要写好作文,除了语言表达外,结构的合理性也非常重要,下面是加分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家乡的雨作文800字通用5篇,感谢您的参阅。
家乡的雨作文800字篇1
呼啸的风儿送来丝丝寒意,人们的步伐匆匆,向着明亮温暖的家赶去。时光的脚步也匆匆,它送来了冬天的银装素裹,更送上了期待已久的春节。
刚刚跟着时光的脚步踏进充满寒意的腊月,热情的腊八向我们线上一碗饱含浓情的腊八粥,便恋恋不舍的离去了。时光它有脚呀,轻轻巧巧的挪移了,我又跟着它来到了腊月二十三——人们俗称的“小年”。似乎有一种感觉近了,可究竟是什么,自己也不知道。轻轻咬下一口灶糖,独特的感觉顿时充盈口腔,疑问也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接下来的日子里,似乎每一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可每一件事都那样的令人兴奋。虽有疲惫,但一想到那正在慢慢到来的春节,心中顿时洋溢着一股喜悦之情。
在阳光明媚的早晨撕下一页日历,嘴角不觉勾起一丝微笑,是除夕呢,真好!虽已将时间牢牢可在心头,但这日子真正到来之时,心中按捺不住的那份激动却似要喷薄而出。这正是寒冷之时,但每个人的心中都要一股暖流在涌动。走在年味浓浓的街道,映入眼眶的是一片接一片的喜庆的红。门框上的春联样式颇多,但那一个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流露出人们对新年的美好希冀与憧憬。
夜幕刚刚织上天空,声声鞭炮响也将最后一丝明亮吓跑了,璀璨夺目的烟花点燃了天空,就像一团团多彩的火焰在天空点燃,点燃了人们心中跃动的希望,也点燃了我期待已久的绚丽。听着耳畔未停过的鞭炮声,也听着身旁家人的聊天声,吃着碗中色泽晶莹的饺子,看着电视上诙谐有趣的小品,引得大家笑声连连。突然明白了那日的疑问,这几天中,那感觉不都一直在自己身边吗?正在靠近的,是令我兴奋不已的年。
一夜的爆竹燃放声不绝于耳,天空刚刚亮起,我们就都起床了,这就算与过去的一年正式告别了。上午,我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到亲戚家拜年。中午,一桌子丰富的饭菜皆是由奶奶与妈妈精心而制,包含着浓浓的亲情与年味。这一顿,自然是吃得饱饱。
以后的几天,自然每一天都欢乐多多。但是到了初八那日,大人们都回归到正常的作息是时间,这年味也就渐渐的淡了下来。
转眼间到了正月十五,这是一个灯的世界,也是烟火的世界。虽说家乡这边的花灯并不是非常多,但公园广场的灯也能将人们喜悦的心情重新提起。又到了夜晚,我捧上一碗热热的汤圆,坐在阳台旁,品尝着碗中天天的汤圆,欣赏着夜幕中绽放的美景,不仅饱了口福,也饱了眼福。
元宵节已过,春节也出算正式落幕了。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人人都恢复到正常的作息时间。要想再次品味浓浓的年味,只能再等一年咯!
家乡的雨作文800字篇2
家乡如何才算美?在每个人的心里,它的尺度是不可能一样的,在我看来,总能发现他人身上优点的人,就会认为自己的家乡是美丽的。
我的家乡是一个并不知名的小镇,四面环山,田野中,小溪小河随处可见。环的是苍翠可爱的无名小山,没有名山的雄伟挺拔,有的是那股青绿。一年四季,那些小山总是葱绿的,它们可快乐自由呢!而那些“不像样”的小河,它们并不净,不长,却造福着一方的百姓,灌溉着成百上千亩的良田,它总能给我清静幽闲的感觉。家乡为数最多的,除了那颇具古风的房屋,就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绿油油的。老人们的根都扎在那儿,我的心也系在那了,老人们常唠叨,土地田野是村子的根本,没了,就等于失去一切。
童年的记忆里,最爱的就是家乡的日出。记得那年,我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五六点醒了,自己推门来到大庭院呼吸新鲜的空气,看到院子外的竹林,透露着那气度非凡、光艳照人的橙红色的光芒,染红了东边的天空,真正感受到人们所谓的“一米阳光”,最后奋力一跃,一轮旭日就展露在眼前。期初它并不刺眼,有的只是柔和和它天然给予的威严,我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惊喜。过了一会儿,几片霞云飘来遮住了太阳的一角。这样“犹抱琵琶半遮面”,更使我感到朝阳的美和神秘。很快,大街小巷里,就可以看见早起的人们匆匆的背影,年轻人赶早班车去城里上班,十几岁的孩子们骑着自行车正赶往学校,在镇中心的中学里,早早地就传来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
家乡的人们是淳朴的,他们都和蔼可亲。熟人之间若有空闲,就牵着孩子到彼此家中窜门。老爷子喜欢边聊天边泡茶,老太太就喜欢带上自家做的糕点请大家一同品尝。现在时代不同了,老年人的生活越来越丰富了,到了晚上,镇文化中心广场上聚集了很多妇女和老人跳起了广场舞,虽然说不上是翩翩起舞,但个个精神抖擞,满脸含笑,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啊!我美丽的家乡,这儿的人是你的子女,这儿的田地是你的心脏,这儿的山是你的四肢,而那美丽的朝霞则是你动人的眼睛!
家乡的雨作文800字篇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今年的春节,又如期地来临了。我的老家在仙桃,仙桃过年的习俗可多了,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备年货啊、贴对联啊、大扫除之类的,这里还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吃团子。
提起团子,有的人要说了:“团子难道是《熊出没》电影里熊二喜欢的团子?吃多了会不会变成笨狗熊?”哈哈!当然不是的!团子是一种糯米包着馅料蒸熟而成的食品,寓意团团圆圆,阖家欢乐。
这美味的团子做法比较简单。先把大米送入石磨锻炼一回,让大米化整为零,成为米粉,然后,让米粉泡个温水澡,再让它到太阳底下享受几天的日光浴。晒干的米粉煮熟后,再加上水,揉成面团。接着,厨师会把干子切成半厘米见方的“丁丁”,把碧绿的芹菜和大蒜切成几段,把葱、肉等食材切成块,放入锅,它们这一大家子在锅中翻转,跳跃,滋滋作响,争先恐后地拿出自己的美味绝招,不一会儿就满屋飘香。
家里的其他人此时恐怕都会深吸一口香气,盼望着巧妇们快点把它们包入面团之中,好马上吃上人间美味。最后,我就闪亮登场了!
我先拿一点面团,把它捏成半球形,然后舀一勺刚刚炒好的馅料,塞入面团里面,再迅速地把缺口补齐,圆圆的、白白的、胖胖的米团就成了!米团放到蒸笼里,蒸熟后,一打开蒸锅,仙气缭绕。在你吃的时候,你会发现团子真香!我敢说,玉帝吃了这团子,连玉帝都不想作了。
这团子不但美味,还实用。
一个正常饭量的成年人,吃三四个估计就不行了,像我这样的饕餮鬼顶多吃四五个,肚子就成了一个超级大团子,坐在沙发上就不想动了。
如果你早上睡懒觉起晚了,又不想出门,又没人给你做早餐,那么,你从冰箱里拿两个团子出来,放到锅里蒸,等到你把牙刷完,你就能吃上一口热乎乎的团子。
如果你晚上想吃宵夜,又没人给你做,再拿两个团子出来,蒸上不用管,几分钟之后,两个团子就能让你饱餐一顿。可见,只要有了团子,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饿肚子了!
我的家乡--仙桃,除了吃团子这个习俗,还有许许多多的习俗,你赶快来仙桃体验体验吧!仙桃欢迎你!
家乡的雨作文800字篇4
“五月五,是端午”。在我的记忆里,端午节,是从婆婆端出那盘香气扑鼻的粽子开始的。
端午节的准备,往往从一个星期以前就开始了:婆婆每次出门买菜,都不忘看看哪里有好的粽叶、糯米以及红豆、肉之类,提前挑选到最满意的食材,做好充足的准备。端午节的前一天,还要淘糯米、泡糯米、腌肉、静置,一应准备,半点马虎不得。
去年端午那天,正好周末,在家里闲得无聊的我突然有了一个绝妙的想法——去婆婆家学包粽子。
“你要学?怕是要把粽子做成了糯米稀饭了哟!”婆婆听说我要来学包粽子,立马开始打趣我。
“怎么会呢?不有婆婆你在旁边指导嘛。”
“那行,婆婆教你包。”婆婆笑着刮了一下我的鼻子,就开始手把手地教我包起了粽子。
“其实这个包粽子啊,说简单也很简单: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的形状,往里面加上七分满的糯米…”婆婆边说边做,把粽叶想裹纸筒那样卷成了漏斗,装上了米,再把粽叶折下来,缠上线。这两步切记要捏紧了,不然会散架…,一个小角就出来了。把粽叶沿线折下来,另外三个角也出来了。最后缠上线,粽子完成。
看着婆婆三下两下就包好了一个粽子,我也迫不及待地上手操练了:“这个好简单哦,我学会了!你看……”说着就照着婆婆的样子把粽叶卷成漏斗状,往里面装上了米。正当我准备开始下一步的时候婆婆把我叫住了:“哎哎,莫忙,你看你的粽子下面有洞的嘛。”
“哦?好像是这样,那婆婆你说啷个办嘛。”
婆婆看了看我包的粽子,悄悄地给我说了一个小诀窍:先把粽叶往里折了一点,再卷成漏斗的形状,。照着婆婆给的小窍门,我把粽子拆散了重来:嘿,还真没有洞洞了!我怎么没想到呢?
继续往下:压粽叶,缠线……虽然顺利包好了,但这包的是个什么玩意儿啊?不规则的奇形怪状,甚至粽叶都破了。算了,再来!我就不信我包不出来。
反反复复,嘀嘀咕咕,吵吵闹闹,好不容易花了小半个小时,才包好了我第一个勉强像样的粽子,我不禁深深地感叹起这小粽子的制作艰难:古人是把祭祀看得有多重要?这祭品的置办这么费工夫!反正我是没这个技术了,那就负责吃好了。
粽子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伸出了我的手拿了一个刚出锅的粽子,品尝到第一口端午节的味道。
家乡的雨作文800字篇5
以前我的家乡是一座小村庄,生活多少年来一个模样,贫穷落后困扰着人们。清晨外公早起去田间劳作,外婆在灶旁煮饭,小孩子在地上打滚,姐姐在劳累地从溪边挑回一担担清凉的泉水。低矮的平房里黑暗闷热,土砖砌的教室摇摇欲坠,破旧不堪的课桌伤痕累累,通往村里的小路弯弯曲曲、凹凸不平。
现在家乡变了模样,不信请你跟我去瞧瞧。国庆节假日里的一天,我和妈妈坐上一辆漂亮的小汽车回老家。半路上,汽车走得平平稳稳,一点儿也不摇晃。我透过车窗往外看,只见笔直平坦的公路代替了往日的泥土小路。路边的树木高大茂盛,纵横交错的枝叶架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我们坐在小汽车上感到神清气爽。公路下边是一望无际的甘蔗地,长势喜人的甘蔗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仿佛在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
到了村口,车停了下来。我下车一望,啊!一座座漂亮的楼房出现在我的眼前,过去那低矮的平房不见了。我疑惑不解地问:“妈妈,是不是我们走错了,过去外婆家的村子都是平房的啊?”妈妈笑着说:“傻孩子,没有错。这几年家乡的人民靠勤劳致富,家家都盖起了高楼了。”我半信半疑地跟着妈妈往前走,不一会儿,妈妈在一座崭新的三层高楼前停住了脚步。墙上贴着洁白的磁砖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正觉得奇怪,只见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从楼里走出来。“啊,是外婆!”我高兴地叫着跑过去跟外婆拥抱起来。外婆高兴得合不拢嘴,露出了两排整齐的牙齿,原来是光荣下岗的门牙换上的假牙。外婆拉着我走进宽阔的大厅,大厅里的摆设应有尽有:油光发亮的红木沙发,二十九寸大彩电,服白色的冰箱,能大能小的饭桌,雪白的墙上挂着美丽的山水画日历电子钟……
我吃着一个大苹果走出去玩,路上碰到小春,小春带我来到以前的学校玩。只见过去的学校已经焕然一新了,高大的教学楼代替了破旧的平房。校园内绿树成阴,鸟语花香,就像花园一样美丽。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崭新的课桌,教室里还装有电风扇。
家乡的变化真大啊!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勤劳的家乡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