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篇

时间:2025-03-03 作者:Iraqis

撰写教案是教师与同行分享经验与智慧的重要方式,教案的编写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下面是加分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6个生字。

3、知道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能对号入座。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能对号入座。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相关的课件。

教法:培优辅差

学法: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分别出示天地人你我他的图片。

2、指名读:谁能读读?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3、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学习生字

1、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图上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本子上写一写。

2、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两遍)。

四、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生字,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3、读一读。出示6个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五、认识生字。

1、出示表示相应文字的图片,提问谁能说说这是什么?能做什么?

六、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

1、认识田字格。

2、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3、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4、指导书写—。

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

七、布置作业

1、找一找,我们周围那些地方用上了本课的生字。

2、学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1、我会认。

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做找朋友游戏。

2、我会记。

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

3、我会用。

摘果子说词语或句子。

选生字卡填空。

交流: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一课的生字?

三、指导书写天地人

1、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2、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这两方面来说)

3、教师范写二三,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4、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讲评: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四、课堂小结

反思:

本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并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以图片正音的示范形式引领学生跟读,理解字义,此种方法能够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引起学习兴趣。课堂内容的初步导入较为成功。

二、根据身边现存的生活场景进行教育。在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中,教学应讲究结合实际使教学内容通俗易懂,在本课中教授“地”字的相关内容时,我结合教室内地面进行相关讲解,可以使学生在学字时能迅速联系实际引起条件反射。

三、以日常交流的'形式巩固课堂内容。我将日常交流的“你我他”等日常用语衔接入教学内容,进行同类推导,引出“天地人”在日常生活交流中的频繁应用,以此来巩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的不足之处在于:

一、在领读过程中,因本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仅仅呈现了6个汉字,所以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字一顿的朗读方式,朗读节奏不连贯的现象。二、引领学生感受理解时,我采取了小组讨论的课堂方式,但是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课堂纪律性明显降低了很多。

以本课的教学实际出发,我认为我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一、在课堂上给学生讨论的时间过多,导致有的时候课堂环节完成度不高。

二、本课的教学内容十分简单,在完成课程目标后的适度延伸并没有做好,下次可以在教学目标完成之后让学生结合实际,适度延伸。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认识1笔画“乚”和五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

⑴培养合作互爱的情感,学会与人共处。

⑵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花木。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图片引出课题

1、贴“小树”:

请学生用“小树”一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2、贴“爷爷”出示词语“爷爷”:

教学生字“爷”:

⑴比较爷──爸。

⑵教“父”字头。

3、在两幅图中贴上“和”,齐读课题:

你们想编一个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吗?

4、出示图一、二,让学生说。(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⑴自由说。

⑵指名说。

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互读,检查。

3、出示词语(请学生读准“和”两种读音,以及“不”的变调):

爷爷和小树暖和不冷了不热了

4、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圈出来,读读字音,看看你能记住它吗?你是怎么记住的?

2、四人一组合作:

⑴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读。

⑵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教师把生字贴在黑板上,指名上台说说你认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领读(组词读)

4、师随机出示新偏旁“刂、冫、人、灬”让学生认认、读读、记记

四、再读课文

1、四人合作一起读。

2、比赛,指名小组读。

五、游戏“当小小啄木鸟”

1、师在黑板上帖一棵“流着泪”的小树,告诉学生,小树上有许多虫子,让学生当啄木鸟医生给小树捉虫。

2、学生拿出信封里的画,树上的“小虫”上都有一个生字或偏旁,读给同桌听,读对了,就划去一条小虫,看谁捉的小虫多。

3、最后老师在黑板上贴出“有笑脸”的小树。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偏旁(采用开火车)

二、初步认识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自由说,及时肯定学生的新发现)

2、老师也有一个新发现:认识“自然段”。

3、教师和男女同学合作读课文三个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

1、出示图一:

⑴指名读相关的句子。

⑵齐读第二自然段。

⑶想想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① “暖和的衣裳”指什么?

②假如你是小树,这时你会说什么?

⑷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理解“绿色的小树”。

⑵让学生想象,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齐读。

五、读读说说(完成课后作业)

1、指名说。

2、挑选你喜欢一个,说一句完整的句子。

六、我会写

1、请学生看田字格里的生字,读一读。

2、师范写。

3、学生写。

七、课外延伸

1、人们为了保护树木做了哪些?

2、树木为人类做了哪些?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种笔画。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秋天的一些特征,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读好课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

2、交流

3、板书课题7、qiū gūniáng de xìn

秋 姑娘的信

4、读题 niang 娘(轻声)

5、自由提问题,师在题目旁打“?”

二、初读课文

1、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

3、检查:

出示生字卡片,指读、齐读。

认识二类字,指读、齐读

出示词语:秋姑娘 好朋友 写信 小心

生病 食品 山村 裹上

全是

(指读,小组读、齐读)

4、自由挑小节读,纠正读音。

5、加强学生之间的评价。

6、齐读。

7、标出小节。

三、学习生字

⑴好:读音,组词,认识“”(撇点),怎么记?注意点,书写。

⑵友:读音,组词,怎么记?“”下一个“又”。指导书写。

⑶生:读音,组词,怎么记?“土”字上面加“ ”,指导书写。

⑷村:读音,组词,怎么记?“木”加“村”,指导书写。

四、课堂练习

1、生抄写生字

2、组词

五、讲读第一段

1、指读

2、交流,知道了什么?

⑴片片(枫叶很多)

⑵小动物(秋姑娘的朋友很多)

3、指名感情朗读。

4、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后2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

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体会课文内容,认识秋去冬来时的一些特征。懂得朋友之间要相互关心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村、心、生、全、”并口头组词。

2、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干什么呀?(学生回答第一自然段内容)

3、出示词语:好朋友

读词,说说谁是秋姑娘的好朋友?

出示句子填空:是秋姑娘的好朋友。

是秋姑娘的好朋友们。

要求:能在读中体会“们”的用法。

4、你们想知道秋姑娘信上写了什么吗?

二、学习第二段(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1、轻声自由读课文两遍

要求:思考你喜欢读哪封信,把你最喜欢的一封信读给同桌听。

2、你想读秋姑娘写给哪位好友的信呢?(用“我想读秋姑娘写给---的信”的句式来说。)

3、出示第二自然段: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

(1)指名读,你知道了什么?“多加小心” 。

(2)为什么要“多加小心”,说说你的看法。(因为大雁是候鸟,冬天要到南方温暖的地方去过冬。长途跋涉,飞行时要注意安全,不掉队,不被猎人射中等等。)

(3)出示录象:大雁南飞瞧,大雁们一会排成“人”字,一会排成“一”字,要从北方,飞到遥远的南方,这是多么艰辛的旅程呀!让我们赶快把秋姑娘的祝福带给大雁们。

(4)指导朗读

读出大姐姐般亲切、温和的语气。

过渡:大雁带着秋姑娘的嘱咐飞远了,你还喜欢她写给谁的信呀。

4、用“我想读秋姑娘写给xx的信”的句式来说 ,交流写给青蛙的信

(1)指名读,你知道了什么?

(2)出示青蛙图

看青蛙在睡觉,他会睡上整整一个冬天,不吃也不喝,这就是动物的“冬眠”。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要冬眠?(蛇、刺猬、蚯蚓、棕熊)

(3)小青蛙要冬眠了,你想对它说什么?

(4)、指导朗读

秋姑娘对好朋友无微不至的关照,语速适中。

5、用“我想读秋姑娘写给---的信”的句式来说,交流写给松鼠的信。

(1)秋姑娘在信上说了些什么?

(2)师圈点“充足的食品”,它会准备哪些食品?(松子、松果、花生)

这就是“充足的食品”

(3)看松鼠准备食品的`录象。指导读好秋姑娘的信。

6、(用“我想读秋姑娘写给---的信”的句式来说。),交流写给山区孩子的信。

(1)齐读,信上写了什么?

(2)师圈点“裹上冬衣”,看图理解,小树身上穿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给它裹上稻草。

(保暖,好让它来年发芽。)

(3)秋姑娘想得真周到,请小朋友们把信读好。

指导朗读。

7、师引读,秋姑娘写呀写,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

生答:都给秋姑娘写了信。

8、秋姑娘又给谁写了信,说了什么呢?

9、想象训练,好朋友随机组合讨论写信对象及信件内容。

10、学生交流。

11、如果你是秋姑娘的好朋友,读了她的信后,你会怎么做?

(学生述说各种生物的过冬准备。)

三、朗读、背诵课文

1、齐读课文

2、师生看着课件表演课文内容,加入动作帮助记忆。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好、友,读准字音。

2、分析字形。

3、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迅速记住这个字。

4、学生照笔顺提示在书上描红。

五、作业

1、采集几种落叶,说说他们的形状和颜色。

2、在白纸上画下其中一种树叶,并在这片树叶上写上一句话送给你的好朋友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4

复习目标:

1.掌握本单元生字词的拼音与书写,会写22个生字,会写37个词语。

2.弄清本单元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本单元每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4.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篇目。

5.掌握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部分中的内容。

复习过程:

一、弄清本单元课文的专题是“自然景观”。

二、谈谈你最喜欢本单元中的哪篇课文,为什么?

三、复习《草原》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写了美丽的草原以及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

2.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草原的美?课文从草原风光美和蒙古族人民远迎款待汉族同胞的人情美两个方面来写草原的美。

3.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初到草原看到了天空、草原、小丘、羊群、骏马、大牛。这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草原一碧千里,小丘线条柔美,羊群多而自由,骏马、大牛有时静立不动,像陶醉在这美景中一样。

4.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理解: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体会: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5.积累描写草原的词语。

6.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四、复习《丁香结》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主要写描写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

2.自读课文,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赋予了丁香怎样的情感?作者从丁香的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颜色、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等方面描写,赋予丁香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的情感。

3.默读1至3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哪里的丁香花?作者写了城里、城外、斗室外以及雨中的丁香。

4.古人对丁香寄寓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的诗句,引用它有什么作用?“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两句诗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

5.什么是丁香结?它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丁香结”的本义是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象征意义是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6.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万紫千红、绿草如茵、黑白分明

五、复习《古诗词三首》

1.背诵《古诗词三首》。

2.《宿建德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宿建德江》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描写的景物有黑云、雨、风、湖水。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突出了诗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六、复习《花之歌》

1.积累描写花的四字词语:花枝招展、火树银花、姹紫嫣红万紫千红、鸟语花香、花团锦簇

2.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写了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七、复习《语文园地一》

1.背诵日积月累《过故人庄》。

2.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

1、通过朗读感悟课文的主题:小学生上课要专心学习,不受外界干扰。

2、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会认“外、鸟、叫、你、我、课”等10个字会写“小、不、了、下”4个字。

教学重点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义。

教学难点 :找出书中压韵的字、音节知道什么叫压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引入

1、幻灯出示课本插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画面上都有什么?

师总结过渡:教室的窗前,绿树成荫,两只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歌,好像在招呼小朋友出来玩呢!教室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质疑: 师:看到题目后,你想知道什么?

三、初读课文:

1、看大屏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课文原文)

2、指名读,不同形式练读。

3、读完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四、识字:

1、课文里有几个生字小朋友想考考你,看你认识不认识它们,你敢接受挑战吗?(你们真勇敢!)

2、出示6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和4个要求会写的字,不同形式读。(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3、看着拼音你们会读,那不看拼音还会不会?(课件出示去拼音的生字)

4、我们又认识了几个生字小朋友,老师告诉你,把它们放到课文里,你会读得更流利,你们相信吗?试试看。学生练读。

5、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老师告诉你,一个小圆圈“。”一个小问号“?”都表示一句话。谁能最快地数出来这首诗一共几句话?(4句)

6、同学们认真观察每句的最后一个字,看哪位同学最聪明,能发现规律。(课件提示学生最后一个字)

7、生: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o,

师:你们真棒!老师告诉你们:这叫“押韵”。诗歌都是押韵的,这样读起来更好听,就像唱歌一样。你们愿意再读一遍吗?(课件出示课文)

8、学生练读后指名读。

五、细读课文

1、 师:小鸟在窗前唱歌,教室里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为什么叫小鸟轻点叫?把它们赶走不行吗?(带问题感悟、指导朗读)

2、 反复练读,(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

3、 深化主题:

师:这位小朋友做的好不好?你想学习他什么?

4、 师总结:他上课专心听讲,不受外面环境的影响,真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卡片出示6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和4个要求会写的字,指名认读。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写字

1、 师:刚才有几个生字娃娃悄悄告诉老师,看你们学得那么认真,想和你们交成永远的好朋友呢! 你们愿意吗?

2、 师分别出示生字卡片(小、下、了、不),先抢读,后不同形式练读。

分别练习组词、说话、意思找反义词、记忆字形方法。

3、 师:你想学会写它们的名字吗?

师范写,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该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 投影学生作品,指名说一说他写的好在哪?不好在哪?应该怎么改?

、巩固延伸

1、 同学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一进门先要做什么?(生:提篮子、推小车)

2、 老师今天也推来了几辆小车,我们要进行一次,词语搬家比赛,找自己喜欢的词语放到 小推车里,看谁找的又快又多?

3、 学生找词,师巡视指导。

4、 指名汇报。

教学后记:

投影学生作品,指名说一说他写的好在哪?不好在哪?应该怎么改?这是我根据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让他们来说比老师的说教要好的多,以后我还要尝试做。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 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以四季的图画导入,让学生谈谈四季的特点,并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从而导入本课——《四季》

二、 新课内容

(一) 读课文

可根据学生的要求,在课件中点击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按钮,分别学习课文。也可利用录音领读。

(二)认字:

会写的字:“七、八、九、无”,有笔画顺序。

生字:11个

(三)练习

1.分角色读课文。

分配小朋友扮演草芽、小鸟、荷叶、青蛙、谷穗、雪人,每句话的一、二两行大家读。第三行分别由演草芽、荷叶、谷穗、雪人的小朋友读。每个演员都要尽情发挥,表演起来,开始。

2.分组绘画四季。

师:老师再给大家一个表现的机会。我们学习了《四季》,大家能画出四季吗?现在老师给大家分四组,第一组为“春季”,第二组为“夏季”,第三组为“秋季”,第四组为“冬季”。你愿意画哪个季节,就到哪一组。(插“春、夏、秋、冬”小牌子。)

学生听音乐画画。

师:音乐停止,小朋友们也停下手中的笔,听他们说一说。

三、 总结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画得好,说得也好。

播放音乐和四季的风景画面。

师:春天,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山涧的冰雪;夏天,新嫩的绿叶有美丽的花朵为伴;不知不觉中,秋天便悄悄走近我们的生活,它无声无息,天空是那么开阔、高远;冬日,皑皑白雪珍藏了过去、而明天,将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开始。

师:你学了这一课懂得了什么?

生:四季很美。

生:我们要保护自然,使四季更美。

师:最后让我们齐背课文,每位同学都可以尽情表演。

课后小结

春天,温暖的.阳光融化了山涧的冰雪;夏天,新嫩的绿叶有美丽的花朵为伴;不知不觉中,秋天便悄悄走近我们的生活,它无声无息,天空是那么开阔、高远;冬日,皑皑白雪珍藏了过去、而明天,将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开始。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积累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词,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

2.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主、书、门、我”等带点的汉字。体验“点”在不同位置不同笔顺的书写规则。

3.能正确认读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感受轻声音节的读法。

4.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寻隐者不遇》,并背诵积累。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整洁地书写“主、书、门、我”等带点的汉字。体验“点”在不同位置不同笔顺的书写规则。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认读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感受轻声音节的读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游戏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首先玩个“我来指,你来说”的小游戏,好不好?师指身上不同的部位,生快速说出部位的名称。

2.新课导入。

看到我们玩游戏,《疯狂动物城》里的朱迪警官也来了,这节课我们跟着朱迪一起到语文乐园游玩吧。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书上识字加油站的八个词语。

领读,生自由读词语。

2.读完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生观察,讨论交流。

预设:这些词语都是表示我们身体的某一个部位。

这些词语大部分都带有同一个偏旁。

3.小组内合作正确朗读词语,然后相互之间比赛正确认读词语。

4.你还知道哪些器官的名称?说一说。

生思考,指名说一说。

预设:我还知道“耳朵”和“手指”。

我知道“头”也是身体的一部分。

出示拓展词语“眼睛、耳朵、手掌”及相应图片。

5.出示:眉、鼻、嘴、脖、臂、肚、腿、脚,识记生字。

生自由认读生字、齐读。

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

预设:我能记住“鼻”字。因为人们常常指着自己的鼻子表示自己的意思,所以“鼻”字的上面是自己的“自”。

“嘴”字可以通过记住偏旁“口字旁”来认识这个字。

6.出示:脖、臂、肚、腿、脚,这几个带有月字旁的字。

生观察生字,明白带有“月字旁”的字表示身体某一部位。

三、字词句运用

1.出示词语:胆子、粽子、镜子。

师领读,生齐读词语。

读完这行词语,你发现什么?

预设:这一行的每个词语后面都有“子”字。

这一行的.词语都是两个字的词语。

2.出示词语:爸爸、妈妈、哥哥。

生自由读一读词语。

读完这行词语,你发现什么?

预设:这一行的词语都是两个相同的字。

这一行的词语都是关于人物称呼的词语。

3.出示词语:故事、月亮、时候。

生齐读所有词语。

读完这三行词语,你发现它们的读音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预设:这几行词语的最后一个字都是轻声。

这些词语都是我们学过的词语,很熟悉。

4.指导读好轻声词语。

师范读轻声词语,生跟读。

开火车检测轻声词语的掌握情况。

5.你还知道哪些轻声词语吗?说一说吧。

生小组合作交流。

预设:我知道“哥哥”、“妈妈”也是轻声词语。

我还知道“石头”、“窗子”第二个音应该读成轻声。

四、书写提示

1.出示汉字“主、门、书、我”。

师生同步比赛书写“主”、“门”、“书”,看谁的笔顺正确。

同桌之间比赛书写“我”字。(教师提示独体字书写时按照正确的间架结构和笔顺进行书写。)

2.看看这四个字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能找到吗?(都有点)。

总结带点字的书写规律:笔画“点”在字的上方或者左上方时先写点;“点”在字的右上方时,后写点。

3.巩固书写四个汉字,提示写字时要保持良好的坐姿。

五、日积月累

多媒体出示古诗图片及内容。

1.学生借助拼音读,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汇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订正。

3.古诗中,“童子”是什么意思?(指年少的学童)。“云深”又是什么意思呢?(指山间林深云密)。

小组合作探讨古诗意思。

4.介绍诗人贾岛,帮助学生了解作诗背景。

5.分角色朗读,指导朗读技巧。

教师扮演诗人,学生扮演童子。师生合作以对话的方式进行诵读。

6.配乐朗诵,背诵古诗。

六、和大人一起读

1.出示:《妞妞赶牛》的图片。

2.你从图片上看到的主人公是谁?她在做什么?

预设:主人公是小姑娘,她在和小牛一起玩耍。

我认为主人公是妞妞,她在放牛。

3.教师示范读绕口令。

4.结合图画演示,师生逐句学习绕口令,正确读准字音。

5.多种方式诵读:小组比赛读、同桌互读。在自然轻松的活动氛围中,感受绕口令内容、字词的发音等。

6.布置小任务: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读读《妞妞赶牛》这首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