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写作文都是对自我的挑战,让我们在不断突破中成长与进步,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分析和评估不同的信息,以下是加分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孔庙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孔庙作文篇1
说到《论语》,人们自然会想到孔子。暑假里,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山东曲阜,参观了孔庙。
孔庙大规模的建筑群是在明清两代完成的,共有九个庭院。穿过第一道门,来到金声玉振坊。坊后就有一座单孔的石拱桥,桥面画着二龙戏珠的图案。以前皇帝来祭祀孔子时都得下马下轿,对孔子的尊敬程度可见一斑。
走过棂星门和圣时门,庭院一下子变得开阔起来。地上铺着很大的青石砖,这些砖又滑又亮,一看就知道它们年代久远,谁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走过。两旁种满了柏树。柏树枝干笔直粗壮,树皮粗糙,沟沟壑壑,像是一道道山脉,又如一条条河流,诉说着历史沧桑。听导游说,这些树少则两三百年,多则1300多年了。
继续往里走,穿过弘道门,大中门和奎文阁,就来到了十三碑亭。这些碑大得让人惊讶,足有好几吨重呢。上面镌刻着各种字体的碑文,有些地方字已经很模糊了。这些碑文都是古代皇帝为了表达对孔子的敬意,亲自写了让人刻上去的。开始我以为驮着这些石碑的是大乌龟,可走近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些是传说中的神兽。它们长着金雕的眼睛,龙的胡须和鳞片,鹰的翅膀,龟的壳,麒麟的角。在那个时代,他们是怎么把这些石碑完好无损地运过来的呢,这不得不令人连连惊叹。
继续往后面走,是大成门,杏坛,两庑,最后来到了大成殿。这里的建筑群很有皇家气派,红墙黄瓦,雕梁画栋。大殿里供奉着孔子的塑像。我们运气好,正好踫上了祭孔大典。这些人身穿古人的衣服,头上插着长长的羽毛,手拿戒尺,嘴里念念有词,看得我心潮澎湃。
参观完孔庙足足用了三个多小时。
这次孔庙之行,让我见识了什么叫古老,让我领略了儒家文化的魅力,真是不虚此行啊!
孔庙作文篇2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们四年级全体师生去孔庙秋游。
学校选者了低碳出行,大约步行45分钟我们就到了孔庙。走进棂星门就看见一个半圆形的水池,圆弧方向朝南,水池上架着一座石桥。鱼儿在池中欢快地嬉水显得十分可爱。这池子被称为半池,而桥称为半桥。那时只有皇帝才能建全池,而下面的文武百官只能建半池。走过半池面前是一座大而气派的大成殿,里面正中坐着孔子,右边坐着颜回、子思,左边坐着曾参,孟子。这四位都是孔子的高徒。桌子上放牛、羊、猪三大贡品,在古代这可是最大的贡品。殿内摆放着古代的乐器,看着这些乐器我仿佛听见它们弹奏着优美的乐曲。大成殿的天花板和梁枋上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显得活灵活现。然后我们又参观了文昌府、星象馆......
这次秋游参观了孔庙,我了解了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早已名垂千古,受到所有人的崇敬。
孔庙作文篇3
今天,我们阳光雨露队要去杭州孔庙。尽管天下着雪我们心里还是一样温暖、开心。
到达孔庙之后,我看到孔庙的大门,是仿木结构石牌坊,上面从左到右写着三个大字“门星棂”。我很奇怪的,后来听了讲解员阿姨的解释,我明白了,中国古代文字的阅读方式是从右到左的,所以应该叫“棂星门”。棂星门的意思是说孔子应天上星宿而降,其思想教化苍生,惠及后人,所以后人尊孔如尊天,他在人们心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我们还看了泮池、大成门、石经阁。其中我最喜欢的有三个地方:东西庑、大成殿、星象馆。先说东西庑吧,它记载的是孔子的一生,是用刻画来表示的,一共有22副刻画。
大成殿本次活动最大的一个地方。大成殿的正中是一座孔子的泥像,右边是颜回、子思,左边是孟轲、曾参。在这里我们都捐了五元钱,得到一个许愿牌。我在牌上写着“好好学习、考试一百、一生平安”。我还在这里穿上状元服,拍了照留了纪念。
星象馆是我最喜欢的。走进馆里,中央有一块块碎石,上面有千千万万的星座,有天龙座、白羊座、处女座,并且它还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石刻星象图之一。
不知不觉,活动结束了。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又对孔子了解了一大步。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我忘不了这天!
孔庙作文篇4
齐家治国平天下,信斯言也,布在方策;率性修道致中和,得其门者,譬之宫墙。
中和,修身,求学,治国。还未进孔庙,这儒道的气息便伴随着隐隐若现的钟声悠然将神魂震颤。轻轻凝视古门后的庙宇,我心中不禁肃然。
踏上尘封百年的由汉白玉石铺就的御道,我缓缓前行,来到了那座屹立的大成殿前。只见其双层飞檐,四坡五脊,黄色琉璃瓦铺就起整座象征着最高学府地位的重檐庑殿顶,象征着古代君王对孔儒之道的尊崇。顶部正脊两端均装饰龙形鸱吻,稀疏硕大的斗拱上,翠色与青色点染穿插,金色的盘龙在碧空绘制而成的底色下凌空翱翔,云雾缭绕之间,宝珠火焰,云水波涛喷涌而出,蔚为壮观。定睛之间,这高贵的气氛又给肃然的心境中,平添了几分恭谨。
进入大成殿,昏黄的烛光下,至圣先师孔子的暗金色牌位尽显神秘,朱红的梁柱间,先贤十二牌位傲然屹立。我轻轻上前,左手四指上挂心愿香,右手四指上悬状元笔,两掌相贴,合成一字状置于心间,寓人人平等。眉头轻舒,目光正视,摒弃心头的杂念,只带着对学问的尊崇,缓缓下拜。躬身四次,前三拜为敬,第四拜为感恩谢师。拜兴,将眼光转向他人,无一例外,无论是年过七旬的老人,还是不满三岁的孩提都用最真挚的目光投向神位,浑浊与清澈的双眸中闪着一种平静的追求,这时,我才明白,这大成殿将人们的心托于求学之道,在世间永存。
绕过大成殿,来到崇圣祠间,恰逢礼乐表演。古乐起,袅袅韶乐萦绕于梁柱之间,几名舞者似踏云而来,身披霓裳,衣袂翩翩,明眸皓齿,光彩照人,眉心间着一点朱砂,尽显雅致。转眼间,乐曲变换,所有身着红衣、头戴缁布冠的儒生表演八佾舞。只见舞者脚步轻盈,手持雉羽古龠,眉宇之间,尽显肃穆。这孔儒之道将人们对礼的追求系于韶乐之中,将礼乐文化永远传承。
再次路过一座座黄瓦朱栏,歇山重顶,一座座高大的石碑屹立其间,碑文大多被风雨抹去,只剩下一块块蚀刻下的痕迹。但这碑上永远不会被抹去的是读书人对学问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纵然不知其名为谁,但他们将心托于学海无涯,将这份求学求思的精神永远镌刻于历史之中。
细细品味古树散发的清香,静静体会石碑透骨的清凉,在历史的回响间追溯往昔,与古人抛却时光,相交神会,才知道:人生百年,如浩渺云烟般转瞬即逝,若无心之所托,则必泯然于万物之间,只有心系礼乐学问之间才能悠然于天地。
孔庙作文篇5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老师带领我们到参观历史悠久的安福孔庙。
一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两旁挺立着一颗颗苍翠欲滴的柏树,它们被园林工人修剪得平平整整,看上去像是威武的士兵在列队欢迎我们的到来。
沿着小路往前走,来到了圆桥。桥,长七八米,宽两米,桥栏用汉白玉石砌成,在阳光下银光闪闪。桥下的半圆形半池被圆桥一分为二,池水碧得发亮,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仔细一看,偶尔还能看见几条小鱼快活游玩的身影。听解说员说,半池在古代是用来蓄水,防火,洗砚。我仿佛看见身穿长袍,头扎长辫的学子在这西毛笔。
走过圆桥,抬头一看,便看见大成门。只见十几根圆形大红柱像力大无穷的巨人稳稳地托起大成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间那两根龙凤柱,上面雕刻着一朵朵祥云,祥云上飞舞着一只凤凰和一条龙,栩栩如生,似乎随时准备飞临人间。解说员说,这可是古人用一整块石头雕成的,我的心里不由得赞叹:古代劳动人们的手可真巧!它们的技艺可真高啊!
走过大成门,一眼看到的就是雄壮美观的大成殿。屋宇上,飞檐翘角,像一只只向往蓝天的鸟儿正展翅欲飞。屋宇下一盏盏精美绝伦的宫灯随风摇曳,莲花瓣的斗拱让人赏心悦目。走进大成殿,一座座金光闪闪,形态逼真的铜像映入眼帘,正中央那个慈眉善目,笑容可掬的是古代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孔子两旁也是古代学者荀子和孟子。左右靠墙的是安福历代名人,它们为安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看着栩栩如生的铜像,我仿佛看见他们正对着我微笑,告诉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安福乃至中华的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在回去的路上,我不断地想:孔庙真是安福的象征,安福的骄傲!
孔庙作文篇6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衢州有一座孔庙吗?今年的春节我是在外公外婆家度过的。在临走前我们一起去了孔庙游玩。
孔庙的门票非常独特,门票里面还有一本小书,像一块巧克力一样小,书名叫《论语》。走进孔庙,里面有许多古老的房屋,房屋后面还有许多古老的屋子,真是层出不穷,像迷宫一样。所有的房屋中最中间的是大成殿,大成殿前面是一个庭院,绿树成荫,青草茂盛。殿里面有一个巨大的雕像,有五个我那么高,它全身涂满了颜色,像一个真人栩栩如生,他就是孔子。孔子像的前面有一个木牌,木牌上写着大成至圣先师这几个字。妈妈告诉我,这几个字的意思是就是他是所有古代读书人的老师和偶像,他创造了儒家学派,教育了很多学生,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孔庙后面有一个大大的后花园,花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有池塘、小桥、亭子,还有草地。最让我感到有趣的是池塘里的金鱼!当我给他们喂食的时候,它们就挤在一起,噼里啪啦的响,可热闹啦!
孔庙可真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我希望下一次可以带着我的小伙伴一起去游玩!
孔庙作文篇7
今天天气炎热,我和妈妈参加了由天山社区组织的,了解德阳孔庙历史的游学活动。
我们十五个家庭走进孔庙,等了一会儿,讲解员领着我们一路讲解,进门右边是万仞宫墙,左手边是棂星门,只要那些高考生从里面走过,就会金榜题名,考上理想的学校。还知道了石拱桥和水池原名叫泮桥和泮池,讲解员告诉我们,德阳文庙是祭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庙宇,也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寺庙园林。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老师,他教过很多弟子,写过很多名句,比如:己所不欲,无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等。
接下来,我们来到德顺堂坐下,两边墙上挂着孔子的名言名句,老师让我们参加答题得礼物的活动。老师读完题后,同学们开始抢答,我积极地举手了,虽然没有抽到我答题,但是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这次游学活动很有意义,让我们了解德阳文庙的历史,学到了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