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爱耳日教案推荐7篇

时间:2025-06-21 作者:loser

教案的反馈机制能够为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依据,通过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和手段,加分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爱耳日教案推荐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爱耳日教案推荐7篇

幼儿园爱耳日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和分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同的声音,发展听觉。

2、知道耳朵能听声音,要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活动准备:

会发声音的小乐器、课件《机灵的耳朵》。

活动过程:

一、感知声音

1、幼儿自由选择桌上的材料进行操作,想办法让他们发出声音。

2、听一听有些什么声音?

3、你是怎么听到的?

二、倾听分辨不同的声音

1、师播放课件《机灵的耳朵》,幼儿倾听辨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喇叭声、歌声、铃铛声、说话声等。

2、小结: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三、游戏:谁的耳朵灵

1、请幼儿用头饰蒙住眼睛,老师在他们的前、后、左、右等不同方向敲响一种乐器,请他们用手指出声音从哪里来。

2、小结:耳朵能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

四、讨论如何保护耳朵

1、请幼儿捂住耳朵,老师轻声说话,体验听不见的不方便。

2、讨论:如何保护耳朵?

3、小结:不能在教室里大喊大叫,不要乱挖耳朵,也不能往耳朵里塞东西,听到很响的声音要张大嘴巴。小朋友,让我们一起保护好耳朵,让它变的更机灵好吗!”

五、爱耳日

为了让大家重视耳朵,我国自2000年确立全国“爱耳日”,大家要记住,每年的3月3日及是“爱耳日”。

幼儿园爱耳日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耳朵,它长在头的两边,耳朵可以听声音。

2、发展幼儿的听觉,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3、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指偶:娃娃、兔子、大象、小猫。

2、动物头饰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手套小娃娃指偶进行情境表演。

小晶晶--

哎!妈妈有什么事情?

小晶晶真听话,我一喊你,你就来了,你是怎么知道我喊你的呢?

我呀,是用我的小耳朵听见的。

你的小耳朵在哪儿呀?

在这里(用手摸摸小娃娃的耳朵)

教师提问:

(1)小晶晶有听话的小耳朵,你们有没有?在什么地方?有几只?

(2)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互相观察,用手摸摸同伴或自己的耳朵,能说出耳朵长在头两边,有两只。耳朵是软软的,椭圆形的,中间有耳洞等。

2、知道小动物也有耳朵,也能听见声音。

教师分别喊出小兔、大象、小猫等指偶的小动物,引导幼儿观察这些动物的耳朵,知道每种动物的耳朵长的都不一样,它们的耳朵也很灵。

3、共同讨论怎样保护耳朵。

人和动物都有两只机灵的耳朵,耳朵可以让我们听见各种声音,如美妙的歌声、高低不同的说话声等。耳朵也是很重要的器官,我们要好好保护,不随便挖耳朵、不往耳朵内塞异物、声音大时,人要走开或双手捂住耳朵张大嘴等。保护好自己的.耳朵让我们的耳朵更灵。

4、游戏“机灵的小耳朵”

幼儿带上动物头饰,离开座位边走边念儿歌:今天我们真高兴,一起出来做游戏,不好不好,竖起耳朵仔细听,呜----,刮大风了。幼儿听到后迅速跑回座位。(教师模仿哗--下大雨了、轰隆隆--响雷了等声音。培养幼儿专心倾听的习惯。)

活动反思:

1、自我保护是幼儿生而具有的生存需要,这一需要和发展自我保护能力的需要是随幼儿身心素质的发展而发展。帮助幼儿发展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是我们成人应认真去做的责任。此次活动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设计的。让幼儿认识耳朵以及耳朵的用途。

2、此次活动相对来说还比较成功。小班的幼儿注意力还不是很集中,可此活动带有游戏性所以他们的注意力还是比较集中的。只有个别幼儿注意力不是太好,可能是活动前游戏时没有玩到自己想玩的玩具。其余的幼儿表现都不错。

3、此活动如果再加上一些视频资料效果应该会更好。

幼儿园爱耳日教案篇3

活动名称:

灵敏的耳朵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了解耳朵的用处,知道耳朵能辨别声音。

2、 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保护耳朵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奇妙的声音》磁带,录有风声、雨声、雷声、小动物的叫声等

2、故事录音《聪聪的耳朵》

3、木偶:猴子、狗熊、河马、小男孩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探讨一下,我们身上除了眼睛以外还有哪一个重要器官,你们想知道吗?

2、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说起话来听得见,隔座高山不见面

二、游戏

1、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敏

引导幼儿听“奇妙的声音”,然后让幼儿说一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比一比谁的耳朵灵敏,听得最准确。

2、“传话”接力赛

幼儿分成四组,教师对每组的第一位幼儿说一句悄悄话,请幼儿依次传给本组的其他幼儿,最后一名幼儿大声说出听到的话。这一活动中教师提醒幼儿仔细地听。

3、小结:耳朵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听声音的。

三、听故事

1、听故事《聪聪的耳朵》录音,看木偶表演。

2、引导幼儿讨论:聪聪为什么没有耳朵?没有耳朵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耳朵?

幼儿讨论回答。

3、引导幼儿做五官点数的游戏。

四、活动延伸

锻炼幼儿的倾听能力,让幼儿听音乐自由做动作。

幼儿园爱耳日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懂得保护自己的耳朵,并学会正确的自护方法。

2.知道3月3日是爱耳日,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多媒体、乐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趣。

摸摸小耳朵,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儿看不见。

二、讨论耳朵的作用。

1.介绍耳朵的作用:小朋友你们知道耳朵是用来干吗的吗?(幼儿回答)先请幼儿用耳朵去听音乐,然后请幼儿用双手捂住耳朵,感受一下能否听到声音。

2.幼儿讲感受,知道耳朵的作用很大,可以听出不同的声音。

3.播放各种动物的声音,让幼儿听辨。

4.请幼儿闭上眼睛,请一位小朋友们熟悉的老师说一句话,让幼儿猜测,再次体会耳朵能听见声音。

5.教师小结:耳朵的作用很大,可以听见不同的声音。

三、讨论如何保护自己的耳朵。

1.那耳多对我们重不重要啊?

2.耳朵对我们来讲真的很重要,那我们在生活中要怎样去保护自己的耳朵呢(请幼儿回答)

3.我们要怎么样保护耳朵呢?

(1)防药物中毒。药虽然能治病,但有些药有很强的负作用,吃的量过大或不适当,会造成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因此,小朋友吃药一定要按照医生规定的数量和时间服用,千万别多吃乱吃。耳疼或不舒服应马上去医院检查。即使没毛病,每年也应去体检一两次。

(2)防噪声。过大的声音,刺耳的声音都是噪声,它们能损害人的听力。要注意远离噪声。当突然出现噪声时,可用手把耳堵住,并张大嘴巴。儿童最好不用耳机听收音机。

(3)防进水。游泳或洗澡、洗脸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水进入耳内。如感觉耳里进水,应立即侧耳单脚跳,让水流出来,或用棉球棍轻轻放进去,把水吸出来。

(4)防揪打。耳朵不能揪也不能打。揪耳朵,打嘴巴都对耳有害。

(5)不挖耳。有些小朋友爱用耳勺或发卡、别针等物掏耳,这是不好的习惯,应避免。更不能往耳里塞放豆子、小球等其他物品。

(6)不戴耳环。有些小女孩喜欢扎耳朵眼,佩戴耳环、耳坠等装饰物,这对耳朵也是有害的。耳朵皮肉很稚嫩,上边挂个金属物,玩时容易将耳朵拉扯坏。

(7)了解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增强保护耳朵的意识。

师: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我们发现班上有个别小朋友喜欢将纸塞到耳朵里。今天,小朋友们要懂得保护自己的耳朵,不能将东西塞进耳朵,说话要轻声,不大声说话等。

幼儿园爱耳日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辨别自然界中的一些声音,了解耳朵的用处非常大。

2.分贝填充不同的材料,自制3-5只能发出不同声音的响罐,感受他们声音的不同。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易拉罐、纸、沙、木珠、米等。

活动过程

1.响罐在小朋友的手中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有时像下大雨的声音,有时像下小雨的声音。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这些响罐里装的是什么?

2.摇一摇,听一听不同的物体在易拉罐里发出的声音。

分别将纸放进易拉罐、沙放进易拉罐、木珠放进易拉罐、大米放进易拉罐,让幼儿辨析声音。

3.教室里海藏着许多可以发出声音的物品,请你把这些物品找出来吧!

4.听辨打击乐器的声音。

小建议

1.请用响罐为好听的乐曲加上优美的伴奏。

2.关注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尝试模仿各种声音。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幼儿园爱耳日教案篇6

20xx年3月3日是第xx次全国“爱耳日”。为切实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提高学生的爱耳、护耳意识,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主题:

康复从现在开始,

二、时间安排:

20xx年3月1日至3月5日

三、宣传内容:

1、宣传噪声对听力健康的损害,提高全体师生对爱耳护耳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2、如何养成健康用耳习惯,自觉减少噪声,保护听力健康。

3、关注学习生活周边的噪声危害,积极参与噪声治理与听力保护。

四、宣传口号:

减少噪声,保护听力;减少环境噪声,呵护听力健康;保护听力,健康用耳;健康环境,聆听和谐;保护环境,减少噪声;保护听力,从我做起;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生活环境;消除噪声,学会倾听,享受安静。

五、活动要求:

1、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xx

成 员:xx、xx、xx、xx

2、各班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爱耳日”专题宣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噪声及噪声对听力健康的损害,并了解爱耳日的由来,背景意义和今年“爱耳日”的主题等课外知识,从小养成爱耳护耳的良好习惯。

3、学校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爱耳护耳的宣传和教育。

4、发起“小手拉大手”倡议活动。发放倡议书,要求每位学生除了做到爱护自己的耳朵,保护自己的听力外,要积极向身边的大人宣传本次“爱耳日”的主题及噪声对听力健康的损害,号召大家养成健康的用耳习惯,自觉减少噪声,保护健康的听力。

5、走进生活,感受噪声。倡议家长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马路及周围企业,感受噪音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从而提高学生保护听力的意识。

6、做好活动总结。要把活动的相关情况,认真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

幼儿园爱耳日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发现并说出动物耳朵的不同特征。

2、理解感受故事中叠词的巧妙运用,能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活动准备:

1、小书(人手一本)

2、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我是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动物耳朵的不同特征。

(师头戴小兔、小猫、熊猫、小狗、大象的头饰)

师:我变、我变、我变变变,变出一对长耳朵,长长的耳朵会像谁?

提问:为什么会像小兔?

教师小结:小动物的耳朵是不一样的,有的圆圆的,有的尖尖的,有的长长的,有的大大的,有的弯弯的。

二、看小书,学习尝试用恰当的叠词讲述图书内容。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关于小动物耳朵的图画书,名字叫《耳朵》。

师:第一页,小朋友扮演的是哪个小动物?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出圆圆的耳朵像熊猫)

第二页,小朋友扮演的是哪个小动物?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出长长的耳朵像兔子)

第三页,谁能用前面的方法来说说这个小朋友扮演的哪个小动物?

(引导幼儿讲出怎样的耳朵像小猫)

第六页,这个小女孩,她在干什么?

她的手在摸什么?那我的耳朵像什么?(原来她戴的是保护耳朵的耳罩,毛茸茸的)

三、有感情的朗读,感受故事中叠词的趣味性。

幼儿自取小书跟读。要求:

(1)幼儿能跟随故事情节逐页翻阅。

(2)能积极地参与朗读。

四、师:原来小动物的耳朵有这么多不同形状,还有许多小动物的耳朵,它们会是什么样的?那我们到阅读区里的动物书籍里再去找找看,还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找找看哦,明天让我们一起来猜猜你找的小动物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