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笑》教案模板5篇

时间:2025-01-26 作者:dopmitopy

在编写教案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活动,教案中应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下面是加分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幼儿园语言《笑》教案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幼儿园语言《笑》教案模板5篇

幼儿园语言《笑》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灯,进一步感受花灯丰富的外形、色彩、图案等特点。

2.能大胆地用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验和观察中的发现。

3.产生自己制作花灯的愿望。

4.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园内布置花灯展。

活动过程:

1.参观花灯展,感受花灯的多种多样。

(1)进入展厅,提出参观要求。

指导语:这里有许多花灯,大家来看一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2)自由结伴欣赏和交流。

(3)集体交流自己的感受与发现。

指导语:看了这些花灯,你有什么感觉?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花灯欣赏并讲述。

(1)教师示范讲述,为幼儿提供欣赏和讲述的思路。

指导语:你最喜欢的灯是什么?为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花灯进行欣赏。

(3)幼儿讲述自己最喜欢的花灯。

(4)归纳、丰富讲述经验。

指导语:①在向别人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件物品时,应该说清楚什么?②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喜欢的原因?

3.拓展思维,激发自制花灯的愿望。

(1)回忆已有经验,进一步了解花灯的多样性。

指导语:除了我们刚才看到的,你还见过哪种花灯?

(2)欣赏用废旧材料制作的花灯,激发自制花灯的愿望。

幼儿园语言《笑》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苹果、梨、葡萄等各种水果的颜色,以各种水果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

2、培养幼儿愿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梨、苹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图片(一张没涂色,一张涂有颜色)。

2、水果卡片(梨、苹果、葡萄、西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它们是谁呢?现在,就请它们出来和大家见个面吧。"

(一)教师逐一出示苹果、梨、葡萄、西瓜等水果图片(没涂颜色的一张),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水果。

(二)师:"仔细看看,它们有颜色吗?"(没有)

(三)请幼儿说说苹果是什么颜色的,说对了,老师则将有颜色的一张拿过来,即红红的苹果。

(四)用同样的方法,请幼儿说说其它水果的颜色,如说对了,老师则将有颜色的一张水果的图片拿过来,即黄黄的梨子、紫紫的葡萄、绿绿的西瓜。

二、编儿歌《水果歌》

要求:老师告诉幼儿要根据水果的颜色来编儿歌。

(一)给苹果编。

老师先编一句:什么水果红红的?启发幼儿编第二句:苹果苹果红红的。告诉幼儿把老师编的一句和小朋友编的一句连起来,儿歌就编好了。

(二)给梨子编。

由老师编第一句:什么水果黄黄的?启发幼儿说出"梨子梨子黄黄的。"

(三)给葡萄编。

"现在我们再给葡萄编。谁来编第一句?"请一能力强的幼儿编第一句:什么水果紫紫的?再由大家编出第二句:葡萄葡萄紫紫的。

(四)请幼儿把刚才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什么水果黄黄的?梨子梨子黄黄的。什么水果紫紫的?葡萄葡萄紫紫的。

(五)"小朋友们编的儿歌真好听。现在我们再给西瓜编。谁会把两句连起来编出来?"

请幼儿模仿前面的句式编出:什么水果绿绿的?西瓜西瓜绿绿的。

(六)请幼儿集体试着把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三、游戏:水果歌。

请幼儿每人选一张水果卡片,并练习儿歌。如老师问:"什么水果红红的?"

手里拿苹果卡片的幼儿则站起来说:"苹果苹果红红的。"拿其它水果卡片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来。

四、鼓励幼儿回家后把其它水果编进儿歌,并念给爸爸妈妈听。

五、延伸活动: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在语言活动区放置其它水果图片,引导幼儿为它们编《水果歌》。

幼儿园语言《笑》教案篇3

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资料,掌握儿歌的结构特点。什么是什么的家。

2、鼓励幼儿根据儿歌供给的线索,尝试初步创编儿歌的兴趣。

准备:

1、背景图

2、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每人一个

3、天空、树林、草地、河水、幼儿园

过程:

(一)引入主题

1、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新朋友,

2、你们想明白他们是谁吗

3、对了你们说对了,

4、此刻就让我们这些好朋友起一做个游戏吧。

5、你们玩完乐也累了,

6、此刻听音乐找到自我的家。教儿歌

7、你们都找到了自我的家,

8、此刻我们帮忙他们也找到自我的家好吗

9、教师提问蓝蓝的天空是谁的家茂密的树林是谁的家绿绿的草地是谁的家清清的河水是谁的家红红的花朵是谁的家美丽的幼儿园是谁的.家

10、幼儿看图分组说

11、幼儿看图连贯的团体说

(二)让幼儿充分想象,创编儿歌

1、你们都吧好朋友送回家了,请你们在动脑筋想一想,蓝蓝的天空还是谁的家茂密的树林还是谁的家绿绿的草地还是谁的家清清的河水还是谁的家红红的花朵还是谁的家美丽的幼儿园还是谁的家

2、明天我们一齐把大家想的聚在一齐说给小朋友听,我们一齐再来做个游戏吧。

幼儿园语言《笑》教案篇4

教材分析

活动:语言《设计台词》

可是孩子们对各个角色间的情感特点、语言的完整表达等挖掘的还不够,所以想重温这个文学作品的精髓,设计出大家认可的表演台词,开拓孩子思维,易于他们更加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能够在已有的阅读经验上,根据故事中的角色特征,设计角色台词。

2、尝试用辅助动作、语气表情等表现人物特征。

3、积极参加讨论,体验创作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自主阅读故事,回忆故事内容。

(1)提问:你还记得故事里有谁吗?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

2、集体阅读、讨论,进一步理解故事中的角色特点。

(1)集体阅读讨论,理清故事内容脉络。

2、梳理故事脉络,进一步分析角色关系与人物心理特点,逐一创编台词。

(1)梳理小蝌蚪找了几个小动物做妈妈的情节拓展创编台词。

提问:小蝌蚪一开始把谁当做了自己的妈妈?鸭妈妈是怎么和它说的?

(2)依次梳理分析其它角色的特点,拓展创编相关台词。

3、根据创编的台词,引导幼儿尝试进行对话表演。

(1)引导幼儿梳理创编的各角色台词。

(2)幼儿分角色尝试进行对话练习,表现不同角色的特点。

(3)鼓励各角色配合进行完整对话表演。

幼儿园语言《笑》教案篇5

语言活动:《鼓》(儿歌)

活动目标:

1、了解鼓的外形特征及功能。

2、喜欢儿歌,学习发好"肚、绷、空、痛"等字的音。

活动准备:

准备一个鼓

活动过程:

一、认识鼓的'外形特征,敲鼓感受鼓得特殊音色。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玩具,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鼓)我们一起来看看鼓面是什么形状的呀?鼓的下面又是什么形状啊?这个鼓是什么颜色?你们听国鼓的声音吗?那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鼓敲出来的声音是怎样的。

二、指导幼儿按"x x |x x x"节奏敲鼓。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看看?那你必须先学会一个节奏,不然你等等敲的不好听鼓宝宝会生气的。(学习节奏)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

三、教师示范朗读儿歌。

1、师:小鼓还有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先听一听。

2、学习朗诵儿歌,注意发好"肚、绷、空、痛"等字的音。

3、请幼儿随儿歌的节奏,边念边举起手和教师一起敲节奏。

四、活动延伸。

游戏:一个幼儿上来敲节奏,其余幼儿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