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粮爱粮事迹5篇

时间:2025-09-22 作者:Gourmand

典范的事迹让我们意识到,责任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通过认真撰写事迹材料,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个人品牌形象,下面是加分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节粮爱粮事迹5篇,感谢您的参阅。

节粮爱粮事迹5篇

节粮爱粮事迹篇1

根据《国家粮食局农业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做好20xx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国粮发〔20x〕204号),自治区粮食局及时与自治区农牧厅、共青团宁夏区委、自治区妇联沟通协调,结合我区实际,以“节约一粒粮我们在行动”为主题,在全区组织开展了家庭在行动、青少年在行动、企业在行动等各项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

为切实开展好世界粮食日和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我局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一是协调自治区农牧厅、团委、妇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宁夏世界粮食日和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工作方案》,明确了世界粮食日和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总体思路、活动主题、时间、内容等有关要求。

二是成立了世界粮食日和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组织机构,形成了粮食部门主要领导负责,其他部门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处室主办,相关处室配合、责任落实到人的工作机制。

三是各地级市粮食局积极与当地农业局、教育局、共青团、妇联进行对接,分别制定了世界粮食日和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使活动宣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四是开通了以反映宁夏爱粮节粮工作动态,普及爱粮节粮知识为内容的“爱粮节粮相约你我”微信公众平台,被评为20xx年全国爱粮节粮优秀科普作品。

五是组织编印了《宁夏爱粮节粮知识读本》、《宁夏粮食文化知识读本》、《节约一粒粮企业在行动》等宣传册资料3万多册,拍摄了“端牢自己的饭碗”电视专题片,连同国家局的宣传册一同发到全区各市、县(区)。各市、县粮食局制作宣传展板、印刷宣传彩页、定制小包装粮油,开展进社区进校园等宣讲活动。

二、形式多样、宣传到位、取得实效

(一)认真开展世界粮食日集中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10月16日,自治区粮食局、农牧厅、团委、妇联等部门以及银川市相关单位在银川市光明广场设立主会场,石嘴山、吴忠、中卫、固原等市也在当地设立了分会场,联合开展了声势浩大、影响力强、宣传内容丰富的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银川市粮食局以“民以食为天、惊心的浪费、饥饿的记忆、粒粒皆辛苦、节粮保安全”五个篇幅为主题,制作了40多块展板,吸引了众多市民争相观看,起到了震撼心灵的示范作用。石嘴山、固原市在活动当天发出爱粮节粮倡仪书,中卫市编印了《中卫市中小学生爱粮节粮书画比赛获奖作品选编》向居民发放。宁夏日报、宁夏电视台、宁夏广播电台等新闻单位及其他媒体对活动开展等情况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宏扬了爱粮节粮正能量,保证了宣传活动有声势有影响。

(二)组织开展节约一粒粮,家庭在行动活动。

一是组织开展节粮小窍门征集活动。我局与自治区妇联向全区广大居民开展了节粮小窍门征集活动,各地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发放2600多份宣传册进行广泛宣传征集。中卫市粮食局印发了爱粮节粮实用小窍门、小经验征集表,通过沙坡头等9个社区向广大市民征集到“节粮小窍门”96条,并对挑选出的10条简便易行、节粮效果突出的小窍门提供者进行奖励上报。通过各地的共同努力,全区共征集了184条,经评审我局选出了71条报送国家粮食局。同时,我局将对效果突出、简便易行实用好用的节粮小窍门编印成册向全区宣传推广。

二是开展爱粮节粮进社区活动。各市粮食局在宣传周活动期间积极进社区开展以节粮与健康为主题的宣传互动活动。全区共开展宣传互动活动10次,向居民发放节粮手册26000多册。银川市粮食局在兴庆区健康社区、东方社区、贺兰县利民社区、灵武市朔方等社区,通过现场专家讲解,发放粮食科普宣传手册、小包装粮油产品、爱粮节粮手册等,与居民互相交流节粮好点子、好办法、好经验,开展现场活动,吸引众多群众参与,收到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中卫市在沙坡头区蔡桥路社区和东方红社区,向居民赠发简明实用的节粮手册等资料,向广大居民宣传介绍评选出的节粮小窍门并进行演示、推广,引导居民节粮爱粮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固原市粮食局与原州区粮食局、原州区团委、妇联等部门联合开展进社区宣传活动,传授、交流节粮好经验、好点子、好办法。吴忠市粮食局组织12家放心粮油加工企业深入裕西社区,开展粮油产品展示和宣传,向群众耐心细致地讲解什么是“放心粮油”、如何鉴别“放心粮油”,并介绍各种小杂粮的食用保健功能、家庭餐桌如何有效杜绝粮食浪费等知识,使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节粮爱粮事迹篇2

10月16日是世界节粮日。xx小学举行了“爱粮节粮,助力国家粮食安全”活动。

学校首先举办了爱粮节粮科普知识专题讲座,宣传讲解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粮食供给状况,让学生在思想上有一个长远的认识。接着以“爱粮节粮”为主题开展了班会,通过讲“爱粮节粮”典型故事,看“爱粮节粮”宣传短片,让学生在有对比的情况下意识到自身现有的条件是多么优越,从而心生节约意识,并落实到行动。

会后,学校组织开展了“爱粮节粮,光盘行动”随手拍活动。将国家倡导的“拒绝浪费,光盘行动”移植到校园,在学生就餐期间,随机拍下进餐和饭后餐桌是否有剩饭、剩菜,并在全校公示。并让学生把“爱粮节粮,从我做起”带回家。把“爱粮节粮”宣传周所学所得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并带动家人一起加入到“爱粮节粮”的行动中来。

通过本次宣传活动,我校评选出了一个“爱粮节粮班级”和七个“爱粮节粮之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本次活动,我校学生励志要养成不浪费粮食,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品质。节约,我们要时刻铭记在心中,节约,我们要以行动来证明。让我们一起遏制住舌尖上的浪费,一起节约,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节粮爱粮事迹篇3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同学们,当你们吃着碗里香喷喷的米饭时,你们是否想到了这诱人的粮食从哪儿来的呢?有一次吃饭,我感到饭菜很不好吃,刚进嘴里就吐了出来,弄得满地满桌子都是掉落的饭菜。爸爸见了我这样,很是生气,质问我说:“明明,你知道我们碗里的饭菜从哪儿来的吗?” “从田地里种出来的呗。”我满不在乎地说。

“你不知道农民伯伯多么辛苦才种出来的粮食吗?"我摇摇头。于是,爸爸决定周末带着我去农村,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种地的。

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爸爸带我来到了农村的田地里,我看到一位五十多岁的老爷爷在拿着锄头吃力地锄着草,已经汗流泱背,上衣已经湿透了,喘不过气来。我想:农民伯伯真是辛苦啊!能在这样烈日炎炎的天气下干如此劳累的活儿,真不容易呀!老爷爷把杂草清理的是那么干净,在看看他那双长期劳作的手,早已成了黑黝黝的,结满了厚厚的老茧,这时我才真切地感觉到我们的.粮食饭菜真的来之不易啊!对自己以往浪费粮食的行为倍感愧疚。

我们全球有五十亿人口,我国就有十多亿人口。一人一碗饭世界全球都要吃五十亿碗饭,但我们农村里的田地正急剧地减少,一片片良田正变成髙楼大厦,供我们食用的粮食也正逐年减少。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粮食,那么一天就可以节约五十亿粒粮食,可以去帮助那些因为贫穷、自然灾害等原因正在挨饿的人们免受饥饿之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伯伯们为了粮食,冒着严寒酷暑,在田地里辛勤劳作,从而我们才有粮食吃。每当我再望着香喷喷的米饭时,农民那辛苦的背影总能在我眼前浮现,心中不由然想起这首诗。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珍惜每一粒粮食吧!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爱粮节粮的模范。

节粮爱粮事迹篇4

暑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回了老家,炎炎烈日并不能让爷爷停下晒谷的脚步。妈妈将我指引过去一起帮忙并让我体验学习如何翻稻谷。起初年幼的我兴致勃勃,觉得这是在学校里体验不到的新鲜,一本正经地大干了起来,过了几分钟,稚嫩的小脸蛋被太阳晒得红扑扑的,开始想要放弃。妈妈给我鼓劲,希望我能够再坚持一会儿,我边擦额头上的汗边叹了一口气“哎,真累”。看着我小大人的模样,妈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妈妈在你这么大的时候就和外公外婆下到田地里收谷插秧了哦”,瞬间,我的眼神放大露出了惊讶的眼神。“妈妈可真厉害”,我为妈妈竖起了大拇指。“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在正午的烈日下锄禾,两脚蒸腾着暑天的热气,用汗水浇灌辛苦付出才收获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我很认真地点了点头,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傍晚时分稻谷装入袋中,我也同样地体验了一番。平时吃饭需要催促的我在晚餐时快速地吃完了一大碗饭,笑呵呵地将碗拿给妈妈,“妈妈你看,我把米饭全部吃完了,没有浪费哦!”

晚饭后家人聚在一起聊天休憩,这是最珍贵的美好时光。爷爷奶奶出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战火连连,硝烟四起,他们印象最为深刻的儿时记忆是常年随父母亲四处躲难,过着吃糠咽菜的生活,紧靠野菜支撑着躯体,甚至出现被活活饿死的情况。听到这里,我看到爷爷停顿下来擦拭了眼泪,我的心情也变得尤为沉重。以前总看到妈妈经常埋怨他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直到今天我亲自体验了一番才逐渐明白他们经常在饭后背着我们“偷吃”剩饭剩菜的真正原因。诚然,他们那代人受过吃不饱的苦,节俭已深入骨髓成为了一种习惯。

妈妈开始讲述起她的孩童时光,虽然生在新中国,没有经历过硝烟战火,但因为兄弟姐妹众多,绝大多数都是由哥哥姐姐带大的,日子仍不富足。我记忆中的妈妈每天起早贪黑,儿时我总觉得她总有一身使不完的力气,一股子的干劲儿。是她一步一个脚印,让原本家境贫寒的家庭慢慢变好,到现在衣食无忧,也算是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珍惜粮食、勤俭节约是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勤能补拙,省能补贫;精打细算,油盐不断。”珍惜粮食、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眺望远方,我似乎又看到那地里熟悉的爷爷的背影。

节粮爱粮事迹篇5

现在,社会中浪费粮食的现象十分严重和普遍。有人喜欢请客吃饭时点一大桌子的菜,吃不完也不愿意打包;有的人在食堂里打饭菜也喜欢多打,吃剩下的就往冊水桶里一倒了之;还有的人在家里吃饭总要剩些米饭在碗里……。这些农民伯伯辛苦汗水的“结晶”就这样被白白地浪费掉了,你们不觉得可惜吗?回想以前,这些行为根本就看不到,因为以前粮食产量少,并且都是经过他们自己辛苦劳作才得到的,都非常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粮食。而现在,粮食种植基本都实现了机械化,人力劳动付出极少,粮食产量也大大提高了,很多人已无法体会到那种劳作的.辛苦,因此养成了这种浪费粮食的坏习惯。

听爷爷奶奶说,他们小时候粮食完全依靠人力开垦土地、插秧、锄草、施肥、收割……,有时手上都做出了血泡。而且靠天吃饭,粮食产量本身就不髙,万一遇上旱灾或虫灾不光辛勤的劳动白费还会颗粒无收。因此,每天吃饭都省着,计算着,能喝稀饭绝不吃干饭,能省一口绝不多吃一点。一般他们每天就吃二两米,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碗饭,而当时就这点米还得全家人吃上一天。能吃上一碗大米饭就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了。

反观我们呢?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各种新的科学的种植方法和机械的普遍应用,大大缓解了人的辛劳和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但是机械也要靠人来操纵,总不可能人就呆在家里,机械自己去干活吧?所以说,劳动量是减少了,而不是没有了。我们吃的每一粒米,仍需要有人为此付出“汗水”,毕竟天上不会有粮食掉下来。现在有人觉得:反正粮食多,浪费点也没关系。如果让这些人都亲身去体验种一季粮食,我保证他们会有所觉悟的。其实我也经常在家不把碗里的饭吃干净,浪费了很多粮食,我以后也要好好反省呀!

总而言之,我们现在还是需要提倡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每当我们端起碗,看着碗里的米饭,就要时刻提醒自己:“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