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工作者的事迹5篇

时间:2025-02-24 作者:Gourmand

优秀的事迹是勇气的象征,它们告诉我们无论多么艰难,都要坚持下去,事迹是我们人生旅程中闪亮的坐标,指引着我们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加分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抗疫工作者的事迹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抗疫工作者的事迹5篇

抗疫工作者的事迹篇1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来势迅猛。在沙洋滨江新区疫情防控的战场上,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志愿者们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处处留心、默默坚守,切实保障了所在长林社区服务点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月2日大年初九以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先后共计三批12名志愿者到滨江新区长林社区报到。除一名同志因交通管制隔离在外地,其他11名志愿者坚守岗位、认真履职,先后圆满完成了社区交办的入户走访、网格组建、再次摸排、重点跟踪、日常监测、分发临时通行证等工作,同时还积极协助物业开展巡查、清洁、消毒等工作,化身“店小二”“外卖员”,为业主代购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资和药品等,以实际行动践初心、赢民心。

——“班子成员不带头,谁带头?”

副局长陈鹏身先士卒,第一批到岗,第一个对接社区干部,第一个认领包联网格。2月2日到岗以来,他率先在包联网格建立业主微信群,主动将私人新购的车报备到社区,用于接送同一个网格的社区干部、志愿者,经常帮助社区拖运接收捐赠的防疫、生活物资。

2月8日元宵节,当天下午全县城区各社区统一制印下发居民临时通行证,第二天开始实行“211”政策限制居民外出购物频次。为了不耽误居民第二天出门买菜,陈鹏带领小组成员王会敏、贾中平迅速分工、加班加点发放通行证。从5点36分做完当天网格“大摸底大调查”开始,一家一户打电话,不到一个小时,三人包保的发改局、电信两个小区共计41户的居民代表全部领到了临时通行证。天色慢慢暗了,时间滑向了6点半,他们才在家人电话的催促里踏上归家的路。

——急事及时报,返岗不耽搁!

“王局长,这么晚打扰您!有个急事跟您汇报!”2月6日晚上10点52分,土地整治局的志愿者王梦君第一时间上报疫情。原来,当天早上上班路上同车十分钟的一名干部被隔离了。该同志属于密切接触者,10点多刚被通知隔离观察。得知这个消息,她和丈夫迅速上报所在社区、单位负责同志,开始两人居家隔离。

第二天一早,王梦君自觉居家隔离的同时,积极配合滨江新区长林社区工作人员迅速摸清那名密切接触者相关情况,交接包联网格入户走访调查数据资料。之后,她每天两次对社区、单位和包联人报备个人身体状况,及时了解、转达那名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观察情况。

终于,2月11日晚上6点33分,王梦君第一时间传达了好消息:那名密切接触者隔离检查无虞后回家了,警报解除,她和丈夫安全过关了。原本单位和社区都劝她继续在家休息,以便好好照顾家中老人和小孩,她却义无反顾重返志愿者岗位。“这几天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不能把事都推给社区包联人和其他一个小区的志愿者,明天我就到岗!”

自觉落了几天的工作,2月12日一大早,王梦君先到包联的龙湖湾小区与其他志愿者碰头分工,再迅速找到社区包联人,连续两天加班加点核查龙湖湾小区“大走访大排查”的台账资料。“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是社区包联人对她的中肯评价。面对肯定和褒奖,她只淡淡微笑,“我就是做了一名普通志愿者该做的事、能做的事”。

——人心齐,泰山移!

11名志愿者把使命记在心头,将责任担在肩上。

截止目前,前期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台账均已顺利完成,三类人员台账得到进一步完善。他们持续深入长林社区各个包联小区,常态化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引导,一日双报、密切跟踪武汉返沙人员,现场督导、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排查不漏一户、宣传不漏一人。他们响应指令迅速,总是第一时间转发防疫信息、《通告》、《公开信》等;他们管理服务主动,积极参与包联小区卡口值守管控、楼道垃圾清理、楼栋电梯消毒;他们服务群众贴心,及时为包联网格居民代购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和蔬菜、水果、粮油等生活用品。

他们的付出,群众看在眼里,网格微信群、业主的朋友圈处处可见对他们的赞扬;战友记在心上,滨江新区、长林社区的干部职工常常表达对他们的肯定。他们无愧于志愿者的名字,必将与社区工作者携手并肩,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

抗疫工作者的事迹篇2

侯xx,运城市第一时间爱心公益志愿者联合会河津分会、河津市志愿者协会会长。

自河津市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爱心志愿者协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为河津疫情防控积极献言献策!侯xx作为爱心志愿者协会的会长,他用脚步、用行动、用担当参与构建联防联控的人民防线!

自疫情防控开始以来,为了增强市民对疫情的防控观念,侯xx会长每天亲自上阵,把自己的面包车作为宣传车穿梭在河津的大街小巷,进社区、入村庄,把疫情防控知识送到千家万户!每天早上出来,中午基本上也不回家,渴了吃口苹果、饿了吃点麻花,累了就在车上眯一会,尽管如此辛苦,但是他还是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坚持每天出车宣传!因为他心里时刻牢记着入党誓言的那一句: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侯xx会长白天与志愿者一起广泛宣传,组织劝导,晚上回到家里通过媒体及抖音及时关注疫情发展情况,多次利用抖音平台语重心长的宣传防疫的重要性,劝导大家少出门,多在家,并及时处理和协调协会志愿者参加活动和捐款捐物的各种事宜,通过积极协调,联系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捐助环保酵素一千斤用于城市雾炮车喷洒作业,积极为防疫防控工作做出一份努力。用实际行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勇当战‘疫’排头兵。

抗疫工作者的事迹篇3

今年42岁的张志田,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医生,宣恩县李家河镇老司城村人。

1月19日,他带着10岁的儿子从杭州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原本计划1月27日返回杭州的张志田取消了行程。

1月29日晚,张志田主动向宣恩县卫生健康局“请战”,愿意参与李家河卫生院疫情防控救治工作。1月30日早上,张志田走进卫生院,成为该院一名“编外医生”。

张志田从医20余年,主要从事放射科临床医学研究,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张志田发挥自己优势,参与卫生院影像学报告诊断。

李家河卫生院进出口只有一个大门,医护人员和患者通道通用,张志田与卫生院商量改造,按照传染病楼两通道、三分区的标准,隔离出医护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分开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物区。同时,针对通道还改造两个小门出入住院楼,该院在卫生院大门,也专门用隔离带分开为进、出口。

该卫生院医用物资紧张,张志田便多渠道联系,为卫生院筹集捐助医用防护物资。“又捐物资,又捐技术,真的很感动。”李家河卫生院院长段万能表示。

家住来凤县大河镇大坝社区的杨铮,2020年从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在外地一企业上班。学习临床医学专业的杨铮看到监测点人手不够,主动申请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服务。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排查过往车辆,为车上人员检测体温,同时利用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指导执勤人员规范防护措施……

抗疫工作者的事迹篇4

自从拉响抗疫的警报,在抗疫的战场中,没有旁观者。在护佑生命的旋律中,涌现出了一批批最美的逆行者,呈现了一个个最美的抗疫家庭!这些平凡的家庭中的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不平凡的举动,他们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__是__县第二人民医院注射室的护士长。得知定点医院在募招志愿者,她在第一时间就报名。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2月1日通知太突然,都没来得及好好准备就匆匆踏上了这没有硝烟的战场。在到达抗疫战场的当天,__火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说:“加入这场战役,与全国的医护人员党员干部一起奋斗,一起成长,深感自豪!”虽然没有刀光剑影,但是直面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你得慎之又慎!严实的防护服和隔离衣,一穿就是六个小时,身上的衣服都湿了。为了不上厕所,她上班前就不喝水,穿上了纸尿裤。护目镜内的雾气和水珠,模糊了视线。戴着厚厚的防护口罩,呼吸都很困难,体能也消耗的很快。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还要准确地为患者治疗,给予他们心灵上的疏导和安慰。她说:“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疫情很快结束,不要再有第二批志愿者!”

__的丈夫__在__铺一所学校任教,也是防控系统中的一员。从正月初三到现在连续上班30多天了。每天早晨进行简单的办公室整理后就开始了忙碌的工作,要对全校进行三类人员的调查登记,对学生的体温、身体状况和居家观察情况摸底,对重点防控人员进行电话问询,了解他们的身体、心理情况,及时的解决他们居家观察期间生活上的困难。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将各种信息精准上报。这样看似简单的工作,一做就是一上午。通过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他说:老婆在前线冲锋陷阵,我在后方守家护院。大闺女的学习、生活照顾全归我啦!你就在抗疫一线安心地工作吧!他总是报喜不报忧。

__的爸爸是个老党员。听说宝贝女儿要上抗疫一线非常支持。他说在国家有难的时候,身为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勇往直前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能后退,不要害怕!妈妈也是万般不舍,眼中饱含泪花,叮嘱道:安安心心的去,保护好自己,等你平平安安回来。家里你不要挂念,二毛我们会照顾好的……

这是最普通的千千万万抗疫家庭中的一个缩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守护健康,守护平安。正因为有了他们的负重前行,才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岁月静好!

抗疫工作者的事迹篇5

xx是一个年过半百的xx县新闻工作者,今年在新闻宣传岗位工作了30年。xx是xx的儿子,在新闻宣传部工作2年多时间,是一对奋战在新闻宣传工作上的母子兵。xx2011年从xx电视台重新回到xx县广播电视台上班后,已经连续10年没有休一天公休假,把一支年轻的新闻宣传队伍逐渐带上正轨,为xx县的新闻宣传工作和对外宣传工作作出了一定贡献。xx工作近3年,也是连续两年没休一天公休假。2019年10月25日,广福桥镇突发安全事故,xx接到采访任务已近零点,他马上投入“战斗”状态,跟随县领导一直在广福桥镇、石门县几地奔波,一通宵都没睡,第二天11点钟才回到家。布置、接到最偏远、最棘手、突发性的采访任务是母子两人工作的常态,但他们从不抱怨和叫苦,而是怀揣着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默默做好分内的事。

今年的春节,对于这个老新闻工作者和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繁忙和紧张,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压力。xx、xx从大年30年开始,一直坚守在新闻宣传岗位。正月初二,母子俩接到到岗命令,xx编辑了当天的新闻,xx和记者黄莉莉立即在火车站、街道、网吧等娱乐休闲场所进行拍摄,及时向xx广播电视台发布了《xx: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的新闻稿件。从大年30开始,早上7点半,母子两人准时从东站打的出发,到单位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9点多钟,有时甚至更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xx工作笔记上每天记录着密密麻麻的电话采访联系事项、凌晨一、两点安排工作,抢在第一时间发稿、向上推送稿件,实施重大新闻采访的策划、编辑,xx都亲力亲为。正月初二开始,一个星期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几乎讲不出话。从1月19开始到2月7号,xx也一直感冒咳嗽,每天都是随身带着感冒药、抗生素,采访回来才能吃上药。因为每晚回去很晚,母子俩和新闻宣传部其他工作人员只能一日三餐在办公室吃方便面。虽然很苦、很累,但他们默默把辛劳埋在心里,一心一意只做好工作,母子两人一起累并快乐着。工作之余,xx跟母亲xx开玩笑说:老妈,你对我最没有人情味、我能不能也享受特权休息休息?我只有笑笑无语,那我的儿子是新闻工作者,在最危险、最紧急的情况下,你不上,谁上、谁冲锋在前。是的,看到母亲从大年三十起一直都在单位上班,xx还是会乐呵呵的跟母亲一起坚守。疫情当前,xx深知同事们都是父母的宝贝,母亲不忍心把他们置于危险的最前沿,他便成为母亲最温暖的依靠,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截止到3月6号,xx采写疫情防控稿件40多条,其中,与记者柴丽莉采写的新闻《xx:开通7条物流配送线

保障春耕民生物资供应》在湖南卫视午间新闻播出,与其他记者采写的《抗疫故事疫情无情人有情》在新华社客户端播出。《众志成城防控疫情》专栏里,记者xx的名字不时出现在屏幕上,这是他们母子并肩战斗的最好见证。

虽然是单亲家庭,但xx、xx一家却洋溢着与人为善、其乐融融、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母亲xx喜欢琢磨美食,经常把美食带给同事分享;儿子xx喜欢弹钢琴k歌,他们把生活的酸、难、苦、辣放置一边,仍然向阳而生、追求如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