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存在使得教学活动更加有序,避免了课堂上因缺乏计划而导致的混乱,在写教案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以便于后续的教学活动,下面是加分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变与不变数学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变与不变数学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商不变的规律”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教材通过实例的分析、比较,使学生掌握商不变时被除数、除数的变化规律,从而抽象概括出商不变的规律。本小节内容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以及发现探求新知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内容“商不变的规律”是在学生已较好地掌握了多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因而对于学生来说,要学好这部分知识,发现和探索出商不变的规律,难度不是很大,但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我引导学生从身边最熟悉的事例入手,探索怎样利用商不变的规律用类推的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74页至75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口算有关除法;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概括、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归纳出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明星照,想不想看看是谁?(点击课件)哇!王老师!大家看想我吗?如果拍照时,老师的眼睛变小了,嘴巴不变,嘴巴还变大了,那么拍出的照片还像我吗?不过,这张照片太小了,我想拍一张大一点的请同学们帮老师选择一家价格便宜的照相馆:
a照相馆:“30元可以照6张!”
b照相馆:“60元可以照12张!”
c照相馆:“90元可以照18张!”
d照相馆:“10元可以照2张!”
照相馆:“15元可以照3张!”
二、探索规律
1、让学生自主看信息列出四个算式,指名板演四个算式。
①30÷6=5
②60÷12=(30×2)÷(6×2)=5
③90÷18=(30×3)÷(6×3)=5
④10÷2=(30÷3)÷(6÷3)=5
2、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看到这四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组讨论:点击课件。
以30÷6=5为标准,仔细观察其余算是中的被除数与除数的变化,你们会发现什么规律?引导学生举例说出:四个算式的商都相等,算式(2)、(3)、(4)式其实都是算式(1)变化出来的,如:算式(2)的被除数60是算式(1)的被除数30的2倍,算式(2)的.除数12是算式(1)的除数6的2倍,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上2或扩大的倍数相同。我们一起来再来看看算式(3)、(4)是不是也有这规律。同桌结合算式(3)、(4)来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的情况。最后再请同学与全班交流。
师:谁能用完整的话说出上面发现的规律?学生总结以后,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是“商不变规律”(板书)
4、利用这个规律讨论
(18×0)÷(6×0)=?所以在商不变的规律中什么条件不适用?(零除外)
5、齐读商不变规律: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三、反馈练习
1、抢答: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除以5,除数也除以5,商()
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乘10,要使商不变,除数()
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除数除以100,要使商不变,被除数()
2、填空,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①(90×□)÷(30×2)=90÷30
②(40×5)÷(20
变与不变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并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2.能正确应用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
4.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重点难点】探索与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新课
1.计算并观察下面两组题目,找一找它们的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式子中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计算并分析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都是4。
2.继续展示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式子中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分析总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4倍,商都是2。
3.教师引导总结:
强调: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0或者除以0可以吗?为什么?
二、商不变规律的应用
1.问:下面的式子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强化学生对商不变规律的理解。
2.王叔叔送货从工厂到商店,一路上都是匀速行驶,下面是他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表格,你能把表格填写完整吗?
(1)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发现。
(2)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表格中发现什么规律?
(3)根据你的发现,说说128分能行驶多少千米?
引导学生利用规律再进行计算。
三、应用与拓展
问:给你一堆铁丝,你能用台秤测出它有多少米长吗?
1.学生讨论并交流,教师引导:台秤是测物体质量的,那么铁丝的长度和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
四、小结本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变与不变数学教案篇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4页至75页。
教材分析:
这个教材内容是在学生经历了“有趣的算式”、“乘法的结合律”、“乘法的分配律”三个探索与发现的学习过程后,教材再次以“探索与发现”为主题,其宗旨是让学生经历观察、对比被除数与除数的变化及对应的商的关系,从而发现“商不变的规律”的学习过程,感受探索与发现的成功与快乐,进一步掌握探索与发现的方法;并使学生在深刻理解了“商不变的规律”的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计算中和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口算有关除法;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概括、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发现总结规律。
3.情感态度: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概括、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同时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归纳出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
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课件演示故事内容)请看大屏幕猴子分桃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儿住着一大群猴子。有一天,猴王让小猴分桃子。猴王说:“给你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小猴子一听,连连摇头,“不行,太少了!太少了!”“那就给你8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小猴子喊道:“还少,还少。”“还少呀?那就给你8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只猴子吧。”小猴子得寸进尺,试探地说:“大王开恩,再多给点行不行呀?”猴王一拍桌子,显出慷慨的样子:“那好吧,给你80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xx只小猴子,这下你该满意了吧。”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我看大家也笑了)
师:为什么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
(让更多的小猴都吃到了桃子。师:你心地真好!真善良!)
生1:因为猴子吃到了更多的桃子了。
师:其他同学认为呢?
生2:因为无论怎样分,每个猴子吃到的个数都一样,都是4个。
师:是这样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8÷2=4 80÷20=4 800÷200=4 8000÷20xx=4
师:哦,原来是这样,你真聪明!为什么每只猴子每次分到的桃子都一样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规律,概括性质。
(一)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1)课件出示
8÷2=4
80÷20=4
800÷200=4
8000÷20xx=4
(2)观察讨论
a、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讨论后,代表汇报结论,师板书: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一个数,商不变。)
b、从下往上看,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思考,个别汇报结论,师板书: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一个数,商不变。)
c、再看第二个例子,是不是也这样呢?
d、你能举些例子说明你的发现吗?在老师发给你们的表格中写出一个例子(师巡视,收上展示)
被除数
除数
商 e、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都乘0或除以0,可以吗?为什么?
(生可同桌讨论,再汇报,举例说明)
师:真棒,能把你的发现用一句话说给大家听听吗?
(学生尝试归纳发现的规律,师板书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二)教师小结,揭示课题:这就是商不变的规律(板书课题)
三、反馈练习,深化认识。
1、填数。
20÷5=4
( 20 ×6 )÷( 5 × □ )=4
( 20 ÷ □ )÷( 5 ÷5 )=4
( 20 × □ )÷( 5×8 )=4
2、已知48÷12=4,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如果不对,怎样改一下就对了。
⑴(48×5)÷(12×5) =4 ( )
⑵(48×3)÷(12×4) =4 ( )
⑶(48÷6)÷(12×6) =4 ( )
⑷(48÷4)÷(12÷4) =4 ( )
3、抢答。
⑴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除以5,除数也除以5,商( )。
⑵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乘10,要使商不变,除数( )。
⑶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除数除以100,要使商不变,被除数( )。
观察与思考
下面是淘气计算“400÷25的过程,仔细观察计算的每一步,你受到什么启发?
400÷25=(400×4)÷(25×4)=1600÷100=16
请你说说这样做的好处:看到25想到4,把除数变成100,除以100就是把被除数去掉两个0,这样便于简便计算。
你能用这个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吗?
150÷25 800÷25
20xx÷125 9000÷125
四、课堂总结。
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这节课你的感受或收获。(思考半分钟后作答)
五、作业布置。
1、从上到下,先算出每组题中第一题的商,然后很快地写出下面两题的商。
72÷9= 36÷3= 80÷4= 720÷90= 360÷30= 800÷40= 7200÷900= 3600÷300= 8000÷400=
2、填空(在□中填数,在○中填运算符号)
200÷40=5
(200×4)÷(40×□)=5 (200÷2)÷(40÷□)=5
(200×3)÷(40○□)=5 (200÷4)÷(40○□)=5
(200×□)÷(40○□)=5
变与不变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散思维,概括出商不变的规律.
3.通过商不变的规律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
归纳总结商不变的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52040 90050 72020 75030
64080 91070 96060 24020
2.口答:乘法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
重点理解:同时、相同倍数、扩大、缩小.
3.导入.
除法口算中是否也有规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呢?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除法口算: 244=6(板书)
教师明确:为了比较方便,把算式填入表格.(投影出示)
被除数
24
除数
4
商
6
2.教师提示:如果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24和除数4分别扩大5倍,怎样表示?(板书)
24 4=6
(245)(45)(用红色标出5)
引导学生交流,使学生明确:
被除数扩大2倍是48,除数扩大2倍是8,48除以8还得6.
3.引导学生讨论.
结合已学过的方法中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中的一些术语,怎样说得更明确一些.
并出示投影,引导学生填写.
被除数
24
被除数
24
48
除数
4
除数
4
8
商
6
商
6
6
使学生明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没有变.同时是指被除数和除数一同扩大,相同是指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的倍数一样.
4.学生讨论、交流.被除数和除数还可以怎样变化,并保持商不发生变化?
汇报并板书:
(1)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扩大10倍,商还是6.
(2)被除数扩大20倍,除数扩大20倍,商还是6.
(3)
(4)教师明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都可以使商不发生变化,也可以叫做商不变.
(5)出示投影:
我们选择几例填入表中.
被除数
24
48
120
240
480
除数
4
8
20
40
80
商
6
6
6
6
6
(6)引导学生完整地观察,从左往右,进一步明确:
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板书)
(7)引导学生从右往左观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发生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使学生明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板书)
(8)怎样将两种说法写成一条规律呢?
引导学生先讨论交流后,再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结论.
5.对照 244=6
48080=□
使学生明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20倍,商不变所以□里写6.
同样48080=6
244=□
因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20倍,商不变,所以□里写6.
三、全课小结.
略
随堂练习
1.做一做.(分组讨论、交流、填写,汇报时说一说怎样想的?)
从上到下,根据第1题的商写出下面两题的商。
729 363 804
72090 36030 80040
7200900 3600300 8000400
2.投影出示,练习十四第11题,发现了什么?(除数不扩大,商也发生变化)
3.小组合作学习,练习十四第13题.(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布置作业
变与不变数学教案篇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教科书第66页例15,例15下面的做一做,练习十四的第11~13题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讨论、发现、验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
2.运用商不变规律,进行除法的一些简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商不变规律
教学难点:
总结归纳商不变的规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故事引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给大家讲一段我小的时候老师给我讲的一个小故事,好不好?
(多媒体出示情景及录音)
小新是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妈妈想让他自己学会管理零用钱,就对他说:我给你10元钱,平均吃5天早餐。(出示:10元、5天)小新一听,叫了起来:10元!太少了!妈妈又说:那给你20元,但要平均用10天。(出示:20元、10天)小新说:不够,不够!最后妈妈说:那给你50元吧,不过要平均用25天。(出示:50元、25天)小新高兴地说:行!。小新得到50元,高高兴兴地走了。同学们想一想,小新是不是平均每天可以多用点钱呢?
指名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每天可以多用点钱,有的说每天不可能多用点钱(每天用的钱是一样多的)等。
变与不变数学教案篇6
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激发学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和,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主动构建数学知识模型,并运用建构的规律解决问题,在建构、运用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2、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概括、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并归纳出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
会初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具学具:
小黑板、计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注意了,我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里面的内容很精彩,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里面的孙悟空,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个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后,就迫不及待的来到花果山看他的孩儿们,它给孩儿们带来礼物——桃子,他对身边的两只猴子说:“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2只猴子吧!”这两只猴子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外面的猴子听说后又进来一些猴子。孙悟空就说:“那好吧,把8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怎么样?”猴子们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点行不行啊?”所有的猴子都听到分桃子了,一起跑到孙悟空身边。孙悟空一拍胸脯,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就把8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只猴子,你们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们笑了,孙悟空也笑了。
[设计意思:通过学生喜爱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投入学习的兴趣,也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并引导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为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二、探究规律,发现规律。
??师:同学们,小猴子和孙悟空都笑了,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预设)生1:……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桃子的总数与猴子的总只数变了,但每只猴子分到的桃子个数没有变。
生2:……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到4个桃子。
师:你(们)是怎样看出来的?从哪儿看出来的?
(预设)生:……(计算的)
师:能列出算式吧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结合板书把算式补充完整。
板书①8÷2=4 ②80÷20=4 ③800÷200=4
?? 1、这些都是什么运算的算式,第一竖的数叫什么?第二竖的数又叫什么?第三竖的数又叫什么
2、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意图:这样预设,给学生创设发挥的空间,要比直接引导学生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观察预留的思维空间要大,课堂上观察学生反应情况,学生发现不了,再逐步引导。〕
生独立观察思考。
师:你有重要发现吗?把你的重要发现说一说好吗?
小组交流,师巡视辅导。
全班交流汇报。
生:我发现它们的得数都是4,商不变。
师:她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现象,商不变。(板书:商不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商不变的规律”。(板书课题)
师:商不变,谁发生了变化?怎样变的?
(预设)生1: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了10(扩大10倍)。
师:这个同学说了一个很好的词,你们知道是什么词吗?“同时”是什么意思?你能说一说吗?
生:……
师:“同时”指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而不是一个扩大,一个缩小,或一个扩大,一个不变。)
(预设)生2:②式和①式比较……
师:他用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发现规律,用两个算式进行比较,这是多好的学习方法呀!你能像他这样去发现其它算式的一些规律吗?
生:……
师:同学们发现那么多的规律,真聪明!能用一句话概括你发现的规律吗?
生:……
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100,1000,商不变。(板书)
师:同学们刚才是从上往下看,发现了这么重要的规律,那么从下往上看,有规律吗?
生汇报,师板书。
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100、1000商不变
师:是不是只有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10,100,1000,商不变呢?那你能验证吗?请你多写几个商是4的除法算式,看看有没有这个规律。
生写算式,师出示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组算式,符合这个规律吗?
生观察,汇报。
师引导:看来这里扩大和缩小的不一定是整十整百,整千的位数,也可以是1倍、2倍、3倍、4倍等,那么我们就要把10倍、100倍……改成“相同的倍数”了。
师在板书上改写。
师:这里所有数都可以吗?
(预设)生:……(零除外)
师:为什么要零除外?
生:因为零乘任何数都得零,零不能当除数。
师:我们发现的就是重要的“商不变的规律”,这个规律在所有除法中都适用吗?
师:请请同们列一组算式验证一下。
生验证,指名汇报。
师小结:看来这个规律对所有除法都适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全班交流三个层次,引导学生逐步构建“商不变的'规律”这一数学知识的模型,让学生经历“发现----探索----构建”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学数学的方法。]
三、应用规律,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对这一规律理解了吗?智慧老爷爷想考考你到底掌握的怎么样?可以吗?
1、请你计算。
8000÷20xx=
80……0÷20……0= 在板书下补充
100个0 100个0
生做过后师:你们是一部高级电脑,比普通电脑快多了,看来这个规律的作用太大了,这么大的数同学们都能计算出来。
2、 p75 t1板书到小黑板。
3、从上到下,先算出每组题中第一题的商,然后很快地写出下面两组的商。
72÷9= 36÷3= 80÷4= 720÷90= 360÷30= 800÷40= 7200÷900= 3600÷300= 8000÷400=
4、判断,下面的计算对吗?为什么不对?
14÷2=715÷3=5
(14×2)÷(2÷2)=7( )150÷30=5( )
(14×5)÷(2×3)=7( )150÷30=50( )
(14×0)÷(2×0)=7( )1500÷300=500( ) 5、比赛。
比一比,在1分钟内看谁写出相等的除法算式最多。赛后,让第1名同学说说取胜秘诀。
6、p75页,观察与思考
感受规律的作用真大(可以使计算简便)。
[设计意图:设计不同层次的变式练习,突破难点,让学生进一步能理解运用所探索的规律,以达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
四、总结全课,概括梳理。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新发现?数学有趣吗?
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探索,发出了那么重要“商不变规律”,并且那么有用,同学们真了不起!下节课,你们的老师将带着你们把它运用到竖式计算中,还可以使竖式计算简便呢!
五、作业
列举出几组数学算式,说一说商不变的规律。
板书设计:
商不变的规律
①8÷2=4 6÷3=2
②80÷20=4 24÷12=2
③800÷200=4 48÷24=2
8000÷20xx=4 120÷60=2
80……0÷20……0=4
100个0 100个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